时间:2022-01-21 预览:
1 证监会:深入开展伪私募整治
1月17日,中国证监会召开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。会议强调,要深入开展“伪私募”“伪金交所”整治,消除监管真空。证监会表示,促进资本规范健康发展,平稳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处置。
简评:私募基金行业分类整治将进入新阶段。
2 2021年百亿私募排行榜单发布
1月17日,2021年百亿私募排行榜单发布,在国内105家百亿私募中,有业绩展示的私募管理人为88家,2021年平均收益为12.95%,百亿量化私募2021年收益全部为正,平均收益高达19.32%,鸣石投资榜首,收益率为43.23%,佳期投资、聚宽投资位居第二、三名。
简评: 量化依然具备“Beta”+“Alpha”的较高性价比。
3 股票量化策略产品2021年平均收益超20%
数据显示,纳入统计的2781只量化对冲基金,2021年的平均收益达到了15.50%。其中,股票量化策略成为年度冠军策略,1053只股票量化产品的年平均收益高达20.09%。
简评:股票量化策略成为年度冠军策略。
4 外资私募增至38家
截至2021年年底,外资私募已增至38家,但外资资管在中国市场上的“存在感”仍然较弱。目前仅有2家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,其他多数外资私募的管理规模尚停留在0~5亿元区间。
简评:外资私募仍需克服水土不服。
5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正式进军私募
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信息,“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”(简称哈勃投资)在1月14日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,机构类型是私募股权、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。
简评:期待哈勃投资进一步的私募投资动作。
6 全球量化巨头锐联发行中国基金
全球量化投资机构锐联2021年11月在开曼注册了三只中国基金,继桥水、腾胜(Two Sigma)、元盛等量化巨头后,又有知名量化机构在海外注册中国基金。
简评:离岸和在岸齐头并进,成为越来越多全球投资机构的选择。
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