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5-31 预览:
1 量化指增策略产品业绩明显回暖
5月以来,私募量化指增产品表现较为出色。业内分析称,这得益于Beta与Alpha双反弹,流动性好转、风格的回归、拥挤度下降等,但短期超额与市场关系很大,具有随机性,建议投资者更关注长期超额。
简评:量化行业和产品需用长期、发展的眼光看待。
2 百亿量化私募年内收益排行出炉
最新数据显示,洛书投资、思勰投资、黑翼资产纳入统计的量化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分别位居前三。这三家百亿私募机构均擅长做量化CTA策略。
简评:头部量化产品表现优秀。
3 上海第二批金融机构复工白名单公布
上海第二批金融机构复工复产“白名单”出炉,涉及240家金融机构。至此,上海累计共1104家金融机构加入复工队伍。其中,鸣石投资、重阳投资等两家量化私募机构在复工名单内。
简评:上海多家金融机构有序安排复工中。
4 外资私募积极布局中国
最新数据显示,不完全统计的37家外资私募在管规模约585亿元,中国资产配置吸引力仍在提升。此外,外资私募进入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业态,国内私募基金应当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简评:国内私募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。
5 全球顶级机构Citadel重磅发声
亚洲对冲基金行业发展迅速,机构之间针对人才的竞争激烈。全球顶级机构Citadel常务董事Kristina Knoll Martinez表示,Citadel将继续扩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才团队,布局中国决心不改。
简评:机构扩张离不开人才扩充。
6 海外中国ETF重现强劲流入
随着疫情好转,近期海外机构杀回马枪,不少海外投资中国产品近期重获申购。知名量化投资机构锐联在纽交所上市的全球首只中国A股主动ETF逆势迎来大幅认购,现其管理规模突破一亿美元。
锐联规模创新高的ETF RAYC和跟踪的沪深300的ETF ASHR的对照图
简评:目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情绪边际改善。
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